记包钢(集团)公司2024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滕小兵
时间:2025-06-26
来源:
作者:
查看: 次
赤红的金属熔液在电解槽内翻涌,灼热气浪裹挟着金属撞击声扑面而来。在甘肃稀土金属车间,操作工们厚重的防护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唯有那双紧盯炉窑的眼睛始终清明如炬——在高温与金属的交响中,身着深蓝工装的滕小兵全神贯注,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一道生产工序。
九载春秋更迭,这位90后炉长把青春锻造成打开稀土奥秘的金钥匙。2016年,初入车间的滕小兵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执着。在包装岗位,他白天跟师傅学习岗位操作标准,夜晚研读《稀土金属材料学》,将产品参数刻入职业本能,创下新员工单月零失误纪录。转岗电解岗位后,面对1100℃高温熔盐电解环境,他主动请缨值守夜班,在《电解参数记录本》上积累的5万余条工艺数据,最终凝练出一套精准调控电解温度优化方案,实现电解效率稳步提升。
2017年设备改造战役中,滕小兵主动加入维修电工团队,这个倔强的身影再次让老师傅们赞叹。面对高频开关电源柜因水质和电化学反应导致的冷却系统频繁故障难题,他查阅文献、走访专家,像精密仪器般拆解问题症结。经过持续攻关,他提出的“纯水循环+管路并联”改造方案,有效缓解水垢沉积,实现变压器与散热铝排水路独立循环,抑制电化学腐蚀,使冷却系统使用寿命从三个月延长至一年。
2023年担任炉长后,滕小兵的创新版图加速拓展。他主导优化金属镧、钕、镨钕生产工艺,推动产品优质率攀升至92%;在12000吨/年稀土金属及合金生产线项目建设中,率领团队攻克关键节点,确保项目如期投产;针对《自耗阴极电解法制备钆铁合金产业化工艺研究》技术瓶颈,创新设计多阴极构型试验方案,通过电解槽结构改良实现钆铁合金连续稳定生产;参与《大电流稀土熔盐电解槽研发项目》期间,完成槽体结构优化与工艺参数调试,经反复验证实现产品收率98.5%、电流效率75%、单炉月产能15-16吨的技术突破。
金属车间的热浪在滕小兵的镜片上凝结成雾,又蒸腾为细密纹路——这是岁月与炉火共同镌刻的勋章。九载光阴流转,这副渐显模糊的镜片后始终闪烁着专注的目光:它丈量过千度熔炉的温度,校准过毫厘之间的参数,也见证着车间的提质增效。
谈及成长心得,这位90后炉长的回答质朴有力:“将每个岗位当成终身事业来耕耘,把每一次技术突破作为全新起点。”如今,他依然坚守在炉火跃动的生产一线,以赤子之心在稀土强国的征程上续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荣光。在他身后,一炉炉炽热的稀土金属正化作大国重器的脊梁,闪耀着中国制造的时代光芒。